《焦點訪談》 隱形冠軍 技高一籌 揚帆而上
2023-02-20 09:32:47萬噸巨輪在大海上航行時,需要一個強勁有力的“心臟”,也就是發動機。同時,為了保證穩定性和行駛安全,船上還需要有一個能夠根據船舶裝載狀態進行裝載和排放的壓載水系統。這兩個裝置都是船舶制造的核心技術。經過多年攻關,我們不僅掌握了國際領先的技術,產品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也處于領先水平,有的產品甚至是占了百分百的市場。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上海臨港工業區,中國重要的船舶動力制造基地。巨型集裝箱船的超級“心臟”,也就是發動機,正在這里打造。
中船動力集團前身是上海船廠的柴油機事業部和滬東造船廠的柴油機事業部。在改革開放以前,由于生產設備和技術的限制,當時我國只能生產一些小型的船舶發動機,產品的性能不高,不具備國際競爭力。
改革開放后,我國開始引進國外的技術專利,引進大量先進的數控裝備,船用發動機的制造技術和生產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革。
中國船舶中船動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邵煜:“隨著中國船舶工業開始贏得海外訂單,我們的船用動力發動機跟著中國的出口船走向了世界,逐步打破了世界市場壁壘。”
憑著過硬的產品質量和生產規模,中國生產的船用發動機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逐步提升,但當時的設計和核心技術都沒有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國的船舶動力行業全面轉向自主創新、自主研發,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2015年,當時的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收購了海外一家設計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海外設計團隊,開始了自主研發大尺寸缸徑船用發動機的征程。在這段征程上,中國在不斷刷新著尺寸和重量的世界紀錄。
2015年底,中國船舶集團接到了法國達菲海運集團的一個訂單,想要開發出世界上首個能使用柴油和液化天然氣雙燃料低速發動機的巨型集裝箱船。這雙燃料發動機研發的艱巨任務,就交給了中船動力。
雙燃料發動機采用的是一套雙燃料系統,在系統切換時,液化天然氣將會逐漸取代燃油,成為發動機的核心燃料。在保證動力的前提下,它的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減少20%,顆粒物、硫氧化物的排放量可以減少99%。
經過中船動力海內外設計團隊的通力協作,經過將近兩年的漫長的設計過程,2017年下半年,雙燃料低速發動機進入制造環節。
經過四個多月的緊張工作,克服了一系列機械故障、系統聯動等問題,整個機器的狀態趨于平穩。
邵煜:“就當我們認為這臺機器已經快要成功的時候,一個重大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這是一個非常難于突破的國際性難題,我們在測試的時候,發現缸套快速磨損。”
氣缸缸套的快速磨損是發動機的致命傷,而對于世界第一臺巨型雙燃料低速發動機來說,這更是一個從沒碰到過的重大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中船動力的研發團隊、工程技術人員、一線工人和設備供應商,組成了龐大的聯合研發團隊,光團隊的核心人員就有近百人。
一個方案一個方案去實踐,每一次方案的修改,都意味著推翻重來和巨大的工作量。